本報訊(YMG全媒體記者 夏丹 楊春娜 通訊員 王聰 尹夢)長島南隍城島海面平靜如許,離岸7公里的海面即將迎來特殊“客人”——昨天上午,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 經海001號網箱下水交付。這是首批交付使用的亞洲最大量產型深海智能網箱,填補了我國在30米水深養殖水域坐底式網箱養殖空白,為海洋產業開啟了智能化新時代。
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是煙臺耕海牧漁、實施經略海洋戰略的重要載體,由中集與煙臺市共建中國海工北方總部戰略合作的首個落地項目——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介紹,智能網箱平臺為鋼結構68m*68m*40m的坐底式網箱平臺,養殖包圍水體約7萬立方米,通過自動投喂、水下監測、水下洗網等設備,可實現網箱平臺養殖的自動化、智能化。
經海001號下水后,將重點圍繞深海網箱適養魚類,同時輔以海面藻類種植和海底貝類底播等,形成生態化、立體化養殖模式。郭福元說,通過規模化生產,將帶動工程技術、生物技術、水產養殖、加工處理、冷鏈運輸等海洋漁業全產業鏈的發展,實現從深海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運營。
不僅如此,一個“陸-海-島”統籌規劃、聯動開發的方案也拉開了帷幕。經海漁業將重點打造集智能網箱養殖、全鏈條產業園區建設、人文旅游于一體,“陸-海-島”全方位發展模式。通過資源優化配置,構建出從一粒“魚卵”,一條“魚”,發展為一條“產業鏈”,再到產業“生態圈”的整個海洋產業體系。
未來,經海漁業計劃以煙臺模式為示范,布局100套深遠海養殖設施,形成“總部煙臺、輻射全國”,以海洋蛋白為核心產品,帶動全產業鏈、供應鏈、要素鏈集聚,打造裝備水平最高、綜合效益最好的現代化海洋牧場。全部達產后年產魚類10萬噸,附帶大量海珍品,產值超百億元。條件成熟時,將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復制推廣,打造全國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的“煙臺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