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聰 于波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杜曉丹
“此次,在各級各部門和中國船級社的大力支持下,‘百箱計劃’經海網箱正式入級中國船級社,標志著經海網箱從結構強度、安全性能、防污染性能等方面,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說道。
“百箱計劃”經海網箱單體網箱年產漁獲可達600-700噸。“網箱”構建完整物聯網大數據分析服務平臺,實現了深水網箱智能環境檢測、自動投喂、養殖數據自動采集、傳輸、計算、分析等功能,實現了智能化、自動化網箱平臺的深遠海魚類養殖功能。而這已不是“百箱計劃”首次獲得新身份認證。17日,隨著《國籍證書》《所有權證書》的頒發,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在全國先行先試的“海洋牧場平臺確權新路徑”由單個確權完成了向批次頒證的升級。
“海洋牧場平臺作為新生事物,前期,相關法律法規沒有對其進行科學規范管理,沒有確權頒證依據,無法進行資產記賬、抵押貸款,加上前期一次性投資較高,嚴重制約行業發展。”煙臺開發區海洋經濟發展局黨委委員徐希水介紹起全國率先探索實施的“海洋牧場平臺確權新路徑”創新的初衷。
基于片區企業的迫切需求,煙臺片區圍繞破解這一難題瓶頸,在全國首創確權路徑,解決確權難題,讓海洋牧場平臺有了“合法身份”,助力現代化海洋牧場快速建設、快見成效。此路徑在全省試點基礎上,根據實際進行了更有操作性、更切合當代企業需求的制度創新,得到了市場的歡迎。目前,煙臺片區累計確權頒證海洋牧場平臺近30個、超過全省一半以上,居全國第一。
“下步,煙臺片區將緊緊圍繞‘海洋牧場綠色發展、深遠海養殖、信息化智能化、產業多元化融合、現代建管機制’等五個方面先行先試,以陸海統籌,海陸一體發展思維引領模式探索和機制創新,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努力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東方案’‘煙臺經驗’”,談起未來,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煙臺片區管委副主任陳軍說。
責任編輯:武春虎
值班主編:楊凡、張琪、郝東智
值班審讀:石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