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省里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國首個海上經濟開發區——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正式獲省政府批復。
今天(12月19日)上午,煙臺市在東山賓館舉辦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成立暨招商推介會,解讀開發區設立的重大意義,推介發展機遇,誠邀海內外客商來海島,共發展。省委常委、煙臺市委書記江成,副省長、省政府秘書長宋軍繼,煙臺市領導鄭德雁、于鋒、韓耀東等出席會議。韓耀東主持會議。會上,江成、宋軍繼等領導共同見證了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啟動。
山東省商務廳廳長陳飛與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分別在會上致辭,表示山東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的成立對于助力海洋強省建設,探索全省現代海水養殖業規模化、園區化、產業化具有重要意義和推動作用。長島必然成為海島保護與開發的樣板,也必將成為投資興業之藍海、共同富裕之典范。煙臺市委常委、秘書長,長島綜試區工委書記、管委主任于鋒在會上作題為《向海圖強,逐夢深藍,爭做新時代的“闖海人”》的推介。長島綜試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專職副主任李明濤現場發布了省級海洋經開區扶持、引導基金金融保障、“飛地”園區支持、“百箱計劃”獎補支持、海域使用金減免等12項政策,進行了總投資規模115.35億元的26個項目招商推介。會上,“藍色糧倉”(長島)海洋投資有限公司成立簽約,“藍色糧倉”(長島)海洋發展基金等一批入駐項目、招商項目簽約。同時,舉行了煙臺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煙臺經海海洋漁業有限公司作為全國深遠海牧場建設的領軍企業應邀參加此次推介活動,經海漁業總經理郭福元在會上介紹,經海成立3年以來,立足大食物觀,向海洋要食物。在習近平總書記“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指示下從“0”到“1”,將“荒海廢海”變成高品質“藍色糧倉”。已在南隍城海域陸續建造8個深水智能網箱及十幾個漂浮式網箱,養殖黑鲪、花鱸、虹鱒、真鯛等,年產成魚3000余噸,可以實現全年度不間斷出魚,海洋經濟開發區的成立,將為經海帶來難得的發展機遇。經海將繼續推行的“一條魚帶動一條鏈”“大漁帶小漁”模式,實現與本島居民實現共同富裕,為開發區的發展貢獻經海力量。
長島是山東省最大的“藍色糧倉”,在南隍城島周邊海域,散落著煙臺經海海洋漁業公司的多座網箱。這是煙臺海洋牧場“百箱計劃”的一部分。魚兒在這些大型網箱中“仿野生”環境中自由游動。這些網箱的存在,讓煙臺的漁業養殖有了更廣闊的前景。未來,經海將繼續以創新力量為筆,不斷前行,砥礪奮進,推動海洋漁業向裝備化、智能化、標準化轉型升級發展。引領“深遠海”養殖技術走出煙臺、走出山東,讓更多更先進的深遠海“漁業利器”入駐中國深遠海域,更多的“優質經海魚”游向百姓餐桌。